白秀兰:我一生干了一件事,服务群众


白秀兰:我一生干了一件事,服务群众

穿街过巷,叫卖声喧闹悠扬;叮叮当当,车轮转动把幸福的日子拉的好长好长……这是一片繁华街巷,时光晃动着步伐远去,留下了许多故事。

眼睛真亮、精神矍铄,我打量着这位“嫲嫲”,看她步伐轻盈、神采奕奕地走进来。“我一生干了一件事,就是‘服务群众’。”古稀老人白秀兰这样总结她和学习巷的故事。

“我离不开群众,群众也离不开我”

“娘家在化觉巷,嫁到了学习巷,可以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坊上人。”白秀兰是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,今年79岁,已有40余年的社区工作经历。

学习巷社区

学习巷社区位于西安市闹市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坊上,3600余户、10700余人、80%是回族,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。

“有事找白大姐”是社区居民的口头禅。从最初的“大姐”到“娅娅”,再到如今的“嫲嫲”,从三十多岁开始,白秀兰数十年如一日,扎根社区,服务群众。

3个平台、4句口头禅、6种服务模式,围绕社区10余项重点工作,白秀兰创新推出以整合区域资源,细化区域网格,健全收集体系为内容的学习巷社区“360工作法”,为群众提供360度全方位、无死角贴心服务,让辖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,共享社区成果。

让辖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

“说句心里话,我热爱这项工作,群众需要我,我和群众有了一定的感情,好像已经结下了一种骨肉亲情。”在她的带领下,一个为民、爱民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逐步走向成熟,一系列便民、利民的工作措施逐步形成制度,一项项架天线、接地气的创新做法受到群众广泛认可。

办事的群众进来又出去,像家一样温馨的办事大厅热闹喧哗。

“来了,里面坐”

“小李,快给你王叔把卡拿一下”

……

采访过程不停被打断,白秀兰的眼神总在进门办事的群众身上。

办事的群众

“不了解我的人每次见了我会跟我说,别干了,赶快回家休息吧,了解我的人绝对不会说这样的话,他们会说,还是继续干吧,有你在我们看着心里踏实。于我个人而言,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坚持,主要还是因为情怀,一份‘我离不开群众,群众也离不开我’的为民情怀。”当谈及有人质疑她“这么大年纪还在坚持,图个啥时”,白秀兰的回答深情满满。

“我就是个送‘礼’的”

在坊上,许多人习惯将阿姨、奶奶等年长的女性称为娅娅、嫲嫲。她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,对于社区中出现的问题,最敏感也最有发言权,她们是社区的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。

“嫲嫲娅娅”议事会

“她们有很丰富的经验,而且很多都是和我一路走过来的,服务社区,给群众办事,想要一个人把一件事办成是不现实的,身边必须得有人帮衬。”于是,在白秀兰的带领下,具有典型回坊特色的“嫲嫲娅娅”议事会诞生了。

“嫲嫲娅娅”议事会由社区党支部牵头、辖区老党员带头,发动40余名热心肠的“嫲嫲”“娅娅”们,她们倾听民情、家长里短,每周在社区会议室碰头,梳理汇总各小区院落群众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问题,寻求群众利益的“最大公约数”,形成了社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
白秀兰党建工作室

学习巷有个丁字路口,以前社区群众没事总聚在这里“闲谝”,嫲嫲娅娅议事会成员路过时,无意中听过几次群众的闲聊,发现很多家庭矛盾来自于观念落后。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,嫲嫲娅娅们召开会议,牵头开办“婆婆学习班”。

“不去不去,我们都是干柴火,烧起来都没焰了,让我儿媳妇去吧。”学习班办起来简单,但是让婆婆们来“上课”却难上加难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嫲嫲娅娅议事会成员想尽各种法子,一次次耐心上门给婆婆们做思想工作,最终顺利开办“婆婆学习班”。经过学习,婆媳之间的争吵少了,家庭也更和谐了。

民有所呼 我有所行

“我做的所有工作,都得益于‘党建引领’,社区建设离不开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。”一件事,十件事,百件事……在白秀兰心中,“党建引领”至关重要,作为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家长,作为“扛大旗”的人,要让党旗永远闪光发亮。

“所以,我一直认为我是个送‘礼’的,这个‘礼’要送出去,要让群众知道这是党给的。‘礼’是什么?是党的各项惠民政策,而这些政策要靠党支部发挥作用,输送给群众,让群众才能感受到党永远在他身边。”白秀兰说。

“这就是咱的一个家”

由社区举办的“百家宴 邻里节”活动始于2010年,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。

“嫲嫲娅娅”议事厅

“推开一扇窗,敲开一扇门,聊一会儿天,吃一顿饭,帮一个人,解一份忧”,白秀兰提出的“六个一”工作法一直是活动的主题文化,而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学习巷辖区居民的传统节日,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。

说起举办“百家宴 邻里节”活动的初衷,白秀兰回忆起最初的场景:“从2001年社区成立到2010年,这十年间,在社区服务的人越来越多,怎样答谢他们?怎样把左邻右舍组织起来?怎样给群众家一样的温暖?刚开始的想法是举行生日会一样的活动,就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楼,做了两大桶丸子烩菜,当时只来了四十多个人。”

“主任,咱们明年还搞,到时候放在社区门口,这三楼顶上来下去,你看多不方便!”辖区群众的这句话成了支撑白秀兰将“百家宴 邻里节”活动举办下去的动力。就这样一步一步,从四十多个人,到一百多个人,再发展到现在两三千人,活动效果有目共睹。

百家宴 邻里节

“大家在这个节日里,你谈你的见闻,我谈我的见闻,交流育儿的经验,孩子的教育等等,精神文化层面会更丰富。”在白秀兰看来,吃百家宴不是吃百味,更是吃文化,是各种文化、情感的交融。 麦饭、凉糕、凉皮、烩菜……好多邻里之间的矛盾,就在这一张桌子上,在一双筷子下,化于无形。

“百家宴 邻里节”活动更是奏响民族和谐交响曲的一个音符,邻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。“这就是咱的一个家”“有烦心事,走,咱给主任说说”……社区不再只是行政办公的地方,人情味变得非常浓厚。

邻里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

“以前坊上虽然大的矛盾没有,但是小的隔阂还是有,比如回民和汉民吃饭绝对不会同桌,更别说在一个盘子里夹菜,通过‘百家宴 邻里节’活动这么多年的相聚、交流、交融,现在真正实现了‘回汉一家亲’,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和谐温馨的大家庭。”对于举办“百家宴 邻里节”活动所带来的效果,白秀兰是满意。

2004年,社区18名少数民族考生考上大学,消息传遍坊上,大家奔走相告,兴奋不已。这是当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史的突破性成就,白秀兰感慨万千:“就像是一个人穿过隧道,昨天还在那里,今天就到了这里。”

荣誉墙

从那以后,辖区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大学,为了鼓励当地考上的大学的家庭,捐资助学的活动一办就是十六年,共计帮助大学生400多名,捐款80余万。

“群众对我的认可也是对党的认可”

回望四十余年的社区工作历程,白秀兰说:“要说没有遇到困难,显然是不现实的。但我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,自己家的事还有啥苦要诉,我是为谁服务?是为家人服务,比我年龄大的就是我的父母,和我同龄的就是我的兄弟姐妹,年轻一些的就是我的孩子,和他们有啥过不去的。”

群众对我的认可也是对党的认可

这份通透与豁达,这种无私与博爱,支撑着白秀兰以“没黑没明、没阴没晴、没迟没早、没完没了”的热爱和坚持,行走在社区的大街小巷,将这些家长里短,把群众们的安危冷暖,担在肩上,放在心间。

2020年以来,学习巷以创建“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”为目标,以落实“民呼我行”为着力点,精心打造“社区小巷之家”,内设小巷回忆馆、“一起读书吧”、退役军人服务站、妇幼之家活动室等各类服务功能区,成为社区为民服务的重要阵地。

社区小巷之家

“群众来办事,你接待了他,这是你的本分。”白秀兰认为坐在社区等群众上门来办事,给他们办理妥帖,只是完成基础工作,“如果群众还没走出家门,而你已经到了他的家门口,主动为他办事,这才是社区服务。”她始终认为,积极主动工作是用心,被动工作是认真,不同的服务态度会收到截然不同的结果。

在培养年轻人方面,白秀兰一直鼓励他们大胆干,放心干,一切有我。“培养年轻人,也是我的责任,总结我这么多年的工作,得益于认真、用心,认真是前提,不用心也不行,用心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,才能把工作做扎实、做好。”白秀兰说。

群众的认可大于一切

“党把我培养了这么多年,我是汲取着党的营养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妇女干部,现在我身上有这么多的光环,光环越多,压力越大,光环不是享受,更多的是付出,能得到群众的认可,我就很满足了,群众对我的认可,其实也是对党的认可,那我所做的一切就很值得。”谈及家人,白秀兰几度动容,对家人的亏欠无法弥补,忠孝不能两全,群众的认可大过一切。

生于斯长于斯,再将几十载年华奉献于此,白秀兰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,对社区这份工作的坚守和付出,用两个词语概括,那就是对党和人民的“信仰”与“情怀”。(陕西网记者  文/李惠茹 图/王城城)


责任编辑:万自义

相关新闻
群众,社区,白秀兰,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