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进藏先遣英雄连”相关影视作品——

忠诚永驻西陲边关

1950年7月,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成立先遣连,为大部队进藏创造条件。8月1日,先遣连在党代表、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的带领下出发。先遣连官兵克服了高寒缺氧等困难,历时1年零3天,艰苦跋涉2800多公里,翻越海拔6400多米的昆仑山,圆满完成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任务。1951年,原西北军区授予先遣连“英雄连”荣誉称号,全连136名官兵各立大功一次。新疆军区某团一连前身正是“先遣连”。70多年来,“先遣连”的壮举多次在影视作品中呈现,一代代“先遣”传人在先辈精神感召下将青春热血洒在喀喇昆仑的边防线上。

纪录片《老西藏:极地丰碑》采用先遣连官兵及其后人叙述,结合3D技术展现情景的手法,深度还原先遣连官兵进藏路上的艰难历程。片中,面对高耸巍峨的雪山,先遣连官兵相互扶持,用麻绳连接着身体攀登,紧握着冰镐的手被冻得通红,但他们神情坚毅、顽强不屈。攀登场景还配以雄鹰、暴雪等画面和音效,增强了视听感染力。片尾,先遣连官兵以扇形队形矗立在雪山之巅遥望远方,画面极具张力。

纪录片《雪殇·进藏先遣英雄连全纪实》采用历史影像和亲历者口述结合的手法,立体呈现先遣连进藏付出的巨大牺牲。片中,时任连队党支部书记李子祥一边展示当年手指被冻伤的照片,一边说:“手指冻伤后没有及时医治导致截肢,是因为我坚持不退下去,退下去就辜负党的嘱托了。”先遣连战士曾自修忆起有一天牺牲了11名战友,不禁双眼通红:“那天牺牲的战友很多,我们很悲痛、很沉重,但我们也从没想过要撤退。”该片通过亲历者的倾情讲述,真实展现了先遣连官兵对党坚贞不渝的信仰,以及他们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的崇高品质。

纪录片《战旗:进藏先遣英雄连》讲述先遣连翻越界山达坂前,全连24名党员主动帮助伤员,最终成功走出雪山的故事。片中,当时还未入党的连长曹海林讲述着24名党员背着重病战友爬雪山的场景,由衷感叹:“什么是共产党员?共产党员就是在党最困难的时候,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。”

特别节目《闪亮的坐标:进藏先遣英雄连》通过主持人讲故事的形式,讲述先遣连官兵患高原病后相互鼓励、共同克服困难的故事。巴利祥子隐瞒自己的病情,坚持为连队打猎而壮烈牺牲;卫生员徐金全为掩盖自己双腿肿胀,将绑腿打得很紧;李狄三在牺牲前拒绝使用仅剩的一支青霉素,坚持把它让给战友。主持人催人泪下的讲述,生动展现了先遣连官兵的无私奉献和战友深情。

电影《先遣连》以先遣连初到阿里与当地武装的斗争为明线,以藏族少女格桑梅朵等藏族群众对先遣连态度的变化为暗线,巧妙设置冲突,推动剧情发展。片中,蒙古族战士阿廷芳忍饥挨冻走了两天两夜,送回藏族同胞走失的牦牛后,身体虚弱得站立不稳。藏族同胞看到这一场景时深受感动,立即跑上前抱住阿廷芳,喊出:“夏保(藏语:朋友)!”先遣连战士杨天仁因长时间劳累奄奄一息,藏族同胞冒着风雪去救助,把自己珍藏的唯一一点盐巴和酥油一勺勺喂给他。格桑梅朵为救助先遣连官兵,忍痛宰杀了自己的牦牛。先遣连官兵与藏族同胞的鱼水深情跃然银幕。

在电视剧《先遣连》中,先遣连官兵在与藏族同胞接触过程中,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挑拨,官兵用真心实意打动人心,最终与藏族同胞一起歼灭了国民党反动派。该剧用特写镜头展现先遣连官兵的战斗场面:受伤的曹海林为了继续战斗,用绳子将自己绑在马上,坚毅的眼神透露着视死如归的凛然;李狄三中弹后用衣服捂住伤口,喊道:“别管我,继续战斗!”这些情节展现出先遣连官兵顽强的战斗意志和英勇的战斗作风。

近些年,新疆军区某团重温红色经典,传承“先遣”精神,深入开展“当书记就像李狄三,建支部就像先遣连”教育实践活动,紧盯实战抓训练,书写英雄连新篇章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,连队班长汤成成高擎“进藏先遣英雄连”战旗,在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检阅。


责任编辑:孟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