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中:陈锦章故居

摘要:陈锦章故居,2017年12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、汉中市军分区、汉中市委宣传部、汉中市委党史研究室分别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党史教育基地;2018年5月被汉中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市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;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。

陈锦章故居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烈金坝村。故居占地1242平方米,座北面南,四合院格局,院内设陈锦章烈士展室、陈文华烈士展室、陈真仁展室、长征一家人展室4个专题展室,堂屋、陈大训卧室、陈锦章卧室、餐厅4个基本展室,另有现场课教室1个,故居门前陈列陈锦章半身塑像。内展12人塑像、图片123幅、实物100余件,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陈锦章烈士及其家人一生的革命事迹。

陈锦章,名文彩,又名锦文,笔名谨芳、嶓冢山樵。出生于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烈金坝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。早年在宁强、汉中一带求学,192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,次年转入上海艺术大学学习绘画。上学期间,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和进步思潮的影响,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,决定投身革命,并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

1925年,陈锦章被中共上海市西区艺大小组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负责党的宣传工作。从此,他坚定理想信念,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实践。1926年,“五卅惨案”一周年纪念活动时,他受党组织派遣,在南京、上海等地冒着白色恐怖,不顾个人安危,积极散发革命传单,张贴宣传标语,发动市民与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作斗争,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智慧和勇气。

1926年大学毕业后,他接受党组织的指派,回宁强从事革命活动,先在宁羌高等小学任教务主任,后为了便于更好的开展革命工作,转到家乡大安高等小学任教。他组织学校师生利用游行、演剧、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,向民众宣传革命形势和革命思想,介绍进步青年参加中共党组织等。他还秘密组织创建了天足会、剪辫会等,动员妇女放足,男子剪辫。

1927年春,在大安高等小学所在地秀峰寺,陈锦章组建了宁强第一个中共组织——中共大安小组,使宁强的地下党员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。1928年春,陈锦章在汉中被捕,经党组织营救,出狱后避难四川。1929年,由四川辗转汉中,陈锦章与党组织恢复联系。

1930年春,陈锦章被组织派到冯玉祥所属的张传玺师工作,任政治处宣传部主任,向广大官兵宣传革命道理。1930年10月,离开该师回到汉中,继续参与领导中共陕南特委的工作。11月,中共陕南特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,他被选为特委委员,负责汉中左翼教职员联盟的组建工作,并任汉中职员支部书记。随后,中共陕南特委机关经常在他家中开会和办公,党的一些秘密文件和宣传品也大都在这里编印。他的亲属经常给特委的同志站岗放哨、送信送报,为党做事。

因其活动频繁,敌特有所察觉,便伺机抓捕。1933年秋的一天,陈锦章正在家中处理文件,军警突然包围并搜查他家。他迅速将文件藏于地板下,然后凝神作画。闯进来的军警一无所获,但仍然将其带走,后因查无实据,不得不将他释放,却以“有共党嫌疑”为借口,下令各学校不再聘他任教。陈锦章虽失去教职,但革命初衷不改。他一边作画卖画,一边在艰难困苦中坚持革命斗争。

1935年2月,红四方面军打响陕南战役,红军占领宁强,全县人民欢欣鼓舞。随即,陈锦章四处宣传红军政策,动员有志青年参加红军。他和弟弟陈文华率先参加红军。在他的带领下,宁强县有1300多名进步青年积极参加了红军。3月,红军撤离宁强时,陈锦章率全家三代11人(除年迈老母外)抛家弃业随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,陈锦章等10人牺牲或失踪,只有胞妹陈真仁一人到达延安。他们长征一家人可歌可泣的故事,感染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。陈锦章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,牺牲时年仅36岁。

陈锦章故居,2017年12月被汉中市人民政府、汉中市军分区、汉中市委宣传部、汉中市委党史研究室分别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党史教育基地;2018年5月被汉中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市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;2020年12月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。

作者单位:陕西省文物局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

责任编辑:魏亚平

相关新闻
陈锦章,汉中,五卅惨案